全部
  • 全部
  • 产品管理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介绍内容
  • 企业网点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企业视频
  • 企业图册

我看“九·三”大阅兵


发布时间:

2025-09-05

 
 

当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至2025年9月3日,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熠熠生辉。在这片承载着无数荣耀与梦想的土地上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,正以庄严而宏大的姿态盛大启幕。

 

我,一名曾身披戎装的军人,如今投身于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,专注于新四军历史的研究。这一天,怀揣着如潮水般汹涌的激动与崇敬,我跟随研究会党组织,一同守候在屏幕前,集体观看这场意义非凡的阅兵式。

阅兵现场,似有红色的浪潮翻涌,那是炽热爱国情怀的奔涌;电视机前,我的内心也如沸水般滚烫,热血在血管中激荡。

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,此刻化身为历史的舞台。激昂的《松花江上》,如泣如诉,诉说着东北大地的悲愤与抗争;《在太行山上》,气势磅礴,回荡着八路军战士的英勇豪情;《保卫黄河》,波澜壮阔,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;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,振聋发聩,颂扬着党的伟大引领。这些乐曲,声声交织,宛如历史的回响,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,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、可歌可泣的历史。

当阅兵式的大幕正式拉开,整齐划一的方队如钢铁长城般,迈着坚定有力、铿锵作响的步伐,从天安门广场前昂首走过。那一刻,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,震撼得无法呼吸。那一个个挺拔如松的身姿,恰似历史与现实的桥梁,一头连接着中国军队往昔的辉煌,一头通向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
 

“狼牙山五壮士”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“杨靖宇支队”“刘老庄连”……检阅车缓缓驶过,一面面鲜红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,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。

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,八路军、新四军、东北抗联、华南游击队……这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,高擎着一面面旗帜,如英勇的卫士,战斗在抗日前线,拼杀于敌后战场。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,在血雨腥风中坚守,历经战火的洗礼,成为了民族的中流砥柱。

凝视着那一面面战旗,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新四军的英勇事迹。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,新四军深入敌后,如一把把利刃,直插敌人的心脏。他们浴血奋战,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,为保卫祖国、抗击日寇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刘老庄连,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,他们在1943年3月18日,于江苏淮阴刘老庄地区,书写了一曲“英雄主义绝唱”。全连82名官兵,为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,面对1000余名日伪军的疯狂围攻,毫不退缩,浴血奋战,直至全部壮烈牺牲。他们的故事,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写照,是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。

 

今日,在阅兵式的现场,那些来自抗战老部队的方队,宛如新四军精神的忠诚传承者。他们迈着整齐划一、坚定有力的步伐,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和昂扬斗志。他们的每一步,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,向我们这些研究新四军历史的人,传递着一种强大的力量,一种激励我们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抗战精神的力量。

礼炮轰鸣,声声震彻云霄,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,是对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的深情致敬。

看那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,步伐铿锵有力,如钢铁洪流般滚滚向前。队员们身着戎装,英姿飒爽,气宇轩昂。他们来自历史悠久的荣誉部队,前身是八路军、新四军初创部队等。那一声声响亮的口号,仿佛是历史的回声,穿越时空的隧道,诉说着当年的浴血奋战和壮志豪情。

一辆辆载着先进武器装备的战车,如威武的雄狮,缓缓驶过。它们是我国国防力量的坚实支撑,是我们维护和平的坚固后盾。每一辆战车,都凝聚着科技的力量和国家的智慧,彰显着我国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。

战鹰划破长空,如利剑出鞘,以航迹书写云间的信念。它们在蓝天中翱翔,仿佛是守护和平的使者,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强大与自信。铁流滚过岁月的断层,大地在轰鸣中挺起胸膛,那是中国军队蓬勃发展的铿锵足音。

阅兵式上,红旗漫卷,如燃烧的火焰,点燃了亿万人的爱国热情。亿万目光汇聚于此,熔铸成钢,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。我们看到了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,看到了一个自信、开放、负责任的中国,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。

 

当一件件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时,我的心中感慨万千。回首抗日战争时期,我们的战士们只能凭借简陋的武器,与装备精良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。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,用顽强的意志抵抗日寇的侵略。而如今,我们拥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,中国军队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。这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体现,更是中国人民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。我仿佛看到了新四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,顽强拼搏的身影。如今,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对先烈们最好的慰藉,也是对他们英勇牺牲的最高致敬。

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,更是一次和平的宣言。它向世界宣告:中国,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。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奋斗。

阅兵式上的每一个画面,都如同一把把火炬,点燃了我心中的热血。我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而深感自豪,更为自己能够从事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而感到无比荣幸。我深知,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。作为新四军历史的研究者,我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。我有责任和义务,将新四军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听,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,让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 

九·三大阅兵,如同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,铭记着过去的苦难与辉煌,见证着中华民族从屈辱到振兴的伟大历程;又如同一面鲜艳的旗帜,引领着我们走向未来的希望与梦想,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。

九·三大阅兵,不仅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军事盛典,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。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我要在新四军历史研究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!

这是一场盛大的庆典,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。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,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,在新的征程上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以坚定的步伐,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奋勇前进!

(作者系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传委员会副主任)

 

撰稿:黄南程

图片:王健根

编辑:刘   艺

审核:王健根

上一页

下一页

联系我们
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(新四军纪念馆)

联系人:副站长:叶凌云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编辑:杜德兰

 

新四军研究会

微信公众号


©版权: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

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

全部
  • 全部
  • 产品管理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介绍内容
  • 企业网点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企业视频
  • 企业图册